[藝論紛紛]交織社會觀察與具體行動的藝術發聲。 劉秋兒2014新作〈圖抗系3〉之「野柳寫生」個展,歐立利reports
由台灣藝術家劉秋兒,所發表的〈圖抗系〉第三部作品《野柳寫生》將在8月15日起至9月30日於台北「布查當代藝術空間」展出。
長期投入社會思考與藝術行動的劉秋兒(下圖中),自1991年首次發表「繪畫秀」系列行為藝術後,即獲得許多台灣前衛藝術人的注目。
事隔廿一年後,劉秋兒再度以繪畫為題,開始發表另一深度剖析社會的塗抹行為作品〈圖抗系1〉,以及2013年的〈圖抗系2〉,其主題以「20年前的一件事」為藍本,敘述了劉秋兒30歲出頭的時候,因為一次未收到後備軍人點閱召集令,被政府全台通緝和如何被捕進入士林看守所的故事。
▼2013年於台北東門藝術館舉辦的〈圖抗系2〉個展
▼塗抹六塊攤拼的紙箱內面〈圖抗系2作品〉
▼拆補一件穿了20年的卡其褲〈圖抗系2作品〉
今年,劉秋兒接力帶來最新創作作品「圖抗系3」,並由創作者與台灣藝術及藝評家,一同為〈圖抗〉進行註解。至於為什麼叫做〈圖抗系〉呢?劉秋兒表示,「圖」不只是圖畫,也是企圖的「圖」,是策劃、謀略。「系」,是科系或系列,也是系統,更重要的還有意指「全部」。所以,「圖抗系」更進一步解釋就是「試圖抵抗全部」。
〈圖抗系3〉之「野柳寫生」x作者展出自述
劉:「從2012年開始發表「圖抗系」的展覽,它是指對日常生活裡的物件或物件所隱含的訊息加以塗抹的行為,而這個行為一直有「存在」的隱喻,譬如我經常對一大堆廣告文宣加以塗抹,把原來的文宣品塗掉了或塗改了,然後再把它「好好」的裝裱展覽;這似乎與原來的物件所要宣傳的,反而產生全新的美感經驗。所以那年,我以豆皮文藝咖啡館做為一個行動的地理核心,去探索高雄鹽埕地區,是如何受愛河流域沖刷成一處高雄的現代人文三角洲,而這些探索出來的紀錄文本並行於那些「繪畫(塗抹)」同處在一個展覽裡,我覺得是有意涵的一種展覽方式」。
▼結一團香茅草〈圖抗系3作品〉
▼25幅漆塊畫〈圖抗系3作品〉
「圖抗系」,是勾勒存在的抽象性社會意識,不僅是畫面色彩或造型經營問題,更著墨在資本消費的反面勞動意識上。劉秋兒表示,勞動的本質不在掙錢而是愉悅,但社會教育和企業法規卻將它指向掙錢的價值,讓整體社會付出的代價流於昧於良心就是過勞。透過這一系列的「圖抗」作品發表,就彷彿閱讀劉秋兒的人生經歷。劉秋兒讓我們明白,藝術不該只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創作,唯有與現實相互連結的藝術,才具有真正的價值。
在9月份〈圖抗系3〉展出期間,每個週六下午3點到5點,除將由作者親自闡述創作外,亦延伸出四場系列演講,分別邀請吳瑪悧、陳泰松、陳愷璜、高俊宏等台灣知名藝評家及藝術家,與現場觀眾一同探索和推論社會運動與理論及藝術的間隔。
從高雄【豆皮】到台北【布查】,台灣南北「藝術共饗」!
如果你對台灣藝文活動有一定程度的喜好,高雄的「豆皮文藝咖啡館」絕對不會陌生。1999年成立的「豆皮文藝咖啡館」,是以頹廢空間和自由大膽的藝術展演聞名於藝術界,劉秋兒即是這知名咖啡館的創辦人,聚集許多熱愛藝術、電影及關心在地、草根文化人士,成為台灣文青咖啡館的先驅。
而於2001年成立於陽明大學內的「布查國際當代藝術空間」,在推廣當代藝術上不遺餘力,以打造當代具有潛力的藝術家發表作品及提供收藏家欣賞交流藝術品為使命,除了定期策劃國內外優質藝術家的展覽之外,也不時舉辦各項展演活動與藝文系列講座。藉由本次〈圖抗系3〉的「野柳寫生」作品展出,以創作者及作品本身的社會議題出發,整合台灣藝術家、藝評家的實力內涵、跨越地域的藝文空間資源交流,攜手打造嶄新的藝文推廣平台。開展當天更結合布查花園餐廳提供精緻茶點,共享藝術與美食。
展出資訊:<劉秋兒〈圖抗系3〉之「野柳寫生」>
展出時間:2014.8.15(五)~9.30 (二)
開幕茶會:2014.8.15(五)PM15:00~17:00
協辦單位:台北‧布查當代藝術空間
展出地址:台北市立農街二段155號,陽明大學校園內(點我看地圖)
—————————————————————————-
<作者簡介 劉秋兒>
在網路世界中許多人經常使用匿名,Leoliu是劉秋兒在網媒的匿名。為了方便,簡稱「L」。L出生在高屏溪與東港溪交匯的出海口沙埔,這地鹽分偏重,俗稱「鹽埔仔」。小時後就讀鹽洲國小,續讀新園國中,16歲到台北永和讀復興美工科,19歲畢業。這時受國中美術老師許天得先生的幫助,在屏東縣立藝術館舉行首次的繪畫個展。20歲前入伍海軍艦艇兵。1985年退役,次年進入實踐專科應用美術系夜間部,隨即白天在復興學長范揚添先生工作室從事原型雕塑,十個月後,學長計畫移居海外,使L開始獨立接案工作,直到1996年回到鹽埔仔,白天在高雄自由時報當廣告業務員,晚上陪伴父母,過三年,開辦豆皮文藝咖啡館。
Recent Comments / 最新回覆